热搜: 酷发巴巴彩票网注册网交流群
中新网漳州8月12日电 (廖珍妹)“这里的一切都像台湾家里的感觉。”长达26天时间在福建省漳州市的实习生活,昨天正式结束,来自澎湖的台湾学生陈怡蓁,今天启程回清华大学,准备开启博士四年级的学习。
返回北京之前,她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称“很不舍得走,漳州的生活方式,让我产生一种情感归属。”在陈怡蓁看来,漳州和台湾一海之隔,同讲闽南话,文化、饮食、习俗相同,实习期间所见所感所闻,让她切身感受闽台两地同根同源。
8月8日,陈怡蓁体验非遗项目漳浦剪纸。漳州市文旅局供图
据悉,漳州是台胞主要祖籍地、台湾文化重要发祥地和台商投资密集区。台湾现有2300万人口中,祖籍在漳州的约占40%,两地渊源深厚。
在台湾读本科期间,陈怡蓁曾赴浙江大学交流学习2个月。在选择研究生学校时,被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录取,后又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博士,研究方向是她喜欢的文化与传播。今年,她在大陆求学、生活即将迈入第八年。
因渴望深度了解闽台人文历史渊源,陈怡蓁报名参加漳州团市委举办的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7月17日至8月11日期间,在漳州市文旅局宣传交流科实习,协助开展闽南文化传播。
8月8日,陈怡蓁(右)体验漳州非遗布袋木偶戏。漳州市文旅局供图
“我接触了很多漳州非遗,比如布袋木偶戏、芗剧、漳绣、白鹤拳等漳州传统文化,还和同事在具有千年历史的漳州古城逛吃、打卡,体会民众的快乐生活,沉浸式感受漳州,感觉这里是就业、创业、居住的好地方。”陈怡蓁说。
她看到漳州的芗剧后,立马联想到小时候在台湾看过的歌仔戏;看到漳州布袋木偶戏,则联想到了台湾的霹雳布袋戏。“台湾文化和闽南文化有诸多相似,感觉很亲切。”陈怡蓁介绍,众多闽南先人迁居台湾,携带的文化及信仰在台湾传承传播,落地生根。
8月9日,陈怡蓁(右)体验漳州非遗木版年画。漳州市文旅局供图
此次实习成果,陈怡蓁第一时间在微信等社交平台分享,她制作了《你知道漳州非遗有多美吗?》《舌尖上的漳州》《一出芗剧的诞生》《布袋木偶戏》等短视频,还出镜录制《台湾人在漳州》,向民众推荐漳州各种好吃好玩,其视频配乐活泼,卡点明快,获得很好的传播效果。
“你知道吗?其实漳州四果汤对应台湾刨冰、米筛目对应米苔目,还有漳州蚵仔煎、麻糍、菜头粿等台湾也都有。”在品尝漳州传统小吃时,陈怡蓁立刻想到对应的台湾美食,“因为味道和做法高度相似,甚至一碗简简单单的拌面、清汤,我都吃出台湾味。”她说。
实习期间,她还抽空参加漳州市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成长营活动,和来自两岸高校的70位大学生通过游学、研学等方式,参观漳州市城市展示馆、“漳州110”事迹展览馆、片仔癀博物馆,感受漳州发展。陈怡蓁作为台湾学生代表发言,介绍漳州见闻,并鼓励同学们分享感受,共同成长。
“相比于其他初次见面的两岸营员,我算是一个‘老人’,已没有太多拘谨和陌生。”在陈怡蓁看来,两岸青年线下交流并增进了解意义重大,有助开阔视野,收获知识,她期盼未来两岸文化、学术交流多起来,造福两岸同胞。
实习之余,陈怡蓁还喜欢到漳州各地走访,实地感受当地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城市规划等。即将离开之际,她称深感漳州景物和民生之美未看够。
总结漳州实习之旅,她称“在‘学中做,做中学”,收获丰硕,感受到闽南人给予的温暖和欢乐,这份感动她将传播下去。(完)
占据公园绿化区养鸵鸟10余年终腾退
法院强制执行“安置”23只鸵鸟
本报讯(记者 张蕾)在朝阳区常营体育公园绿化区内占据6000余平方米、饲养了23只鸵鸟,场地租赁人因退租腾退问题“扯皮”多年,法院判决后也拖延履行。近日,朝阳法院在多部门配合下对涉案场地进行了强制腾退,历经9个小时,将场地内23只鸵鸟以及木材、设备等物品妥善安置。
被执行人朱先生夫妇是朝阳区某村村民。1983年夫妇二人注册公司,租赁村集体土地建厂经营,生产门窗,1993年起又开始在场地内饲养鸵鸟。2005年按照规划,该场地所在区域被用于建设绿化隔离带,村经济合作社与朱先生夫妇多次协商谈判。2009年8月双方签订《终止合同协议书》,约定原租赁合同终止,村集体补偿二人公司700余万元,朱先生需自签订协议起两日内将地上物腾空并移交,经验收后补偿款分两笔付清。然而,朱先生并没有按照协议移交场地。村经济合作社起诉后,法院依法判决夫妇二人对场地进行腾退。
村经济合作社向法院申请执行时,涉案场地所在区域已建成如今的常营体育公园。常营体育公园一经投入使用便深受附近居民喜爱,美中不足的是,涉案场地始终占据着公园一隅,不仅妨碍公园功能空间进一步优化,且因饲养鸵鸟带来的杂物堆积和难闻气味,极大影响了游园体验。
执行法官多次督促朱先生夫妇及其公司尽快履行腾退义务,交付场地,并在现场张贴了腾退公告责令限期履行,但夫妇二人仍不履行。近日,朝阳法院联合多部门进行强制腾退。
在腾退现场,执行法官见敲门无人应答,指挥法警翻墙进入院内迅速排查各房屋情况,确认场地内无人后,强制破拆大门。执行过程中,法官电话联系朱先生,向夫妇二人告知了当天将进行强制腾退的情况、物品安置地点,以及相关权利义务,要求他尽快赶回进行确认交接。朱先生夫妇表示愿意配合法院执行工作。
随即,现场公证人员开始进行物品清点,再由搬家公司装箱、编号搬离。23只鸵鸟也被运到了申请执行人提供的安置地点。腾退工作进行期间,朱先生夫妇赶到现场,再次确认了现场物品。历经9个小时,腾退工作结束,法院将场地交还给了申请执行人村经济合作社。(北京日报)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