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宁波8月12日电 (方堃 赵悦辰 董笔峰)据《农业农村部关于调整海洋伏季休渔制度的通告》显示,5月1日12时开始,渤海、黄海、东海及北纬12度以北的南海(含北部湾)海域进入伏季休渔期。在此背景下,近海捕捞受到较大影响,进口海鲜作为有益补充,有效保障了市民餐桌上的海鲜“不断供”。
据宁波海关统计,1月至7月,宁波口岸累计进口各类食用水产品6.6万吨,同比大幅增长246.8%;货值达2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1.2%。
这些进口海鲜又从哪里捕捞而来呢?据了解,“外洋货”主要是从南美、东南亚和印度洋附近海域捕捞,与休渔期前市民们买到近海捕捞的“热气货”有一定区别,阿根廷、加拿大、秘鲁、东盟和智利等国家是主要的进口来源地。同时,东南亚盛产的黄鳝和青蟹等水生动物也颇受国内市民欢迎。
远洋渔船的卸货成本和靠泊费较高,企业对海关通关时效比较敏感。在宁波海关的指导下,8月11日,一艘满载银鲳鱼、黄姑鱼、马鲛鱼的远洋渔船实施“提前申报”监管通关模式,在靠泊宁波梅山码头前,已经完成了报关手续,待下周船一到港就可以卸货。
这批海鲜的代理申报人员是宁波明联港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凌海湖,据他介绍:“这批海鲜是从东南亚海域捕捞的,在渔船返航期间他们就收到了报关资料,并利用‘提前申报’模式前置了报关的时间,最大限度保障了渔获新鲜上市。”
冷冻海鲜坐船“漂洋过海”而来,生猛鲜活的海鲜更多通过“打飞的”进口。8月9日上午,随着一声着陆的轰鸣,来自马尼拉的航班载着约11.55吨黄鳝稳稳落地宁波栎社国际机场跑道。这是本周第二趟菲律宾的货运航班,如今每周4趟宁波-马尼拉的固定航班,将来自菲律宾的黄鳝等海鲜通过长三角地区的海鲜市场,摆上周边消费者的餐桌。
“这批进口黄鳝从飞机落地到放行只用了3小时不到!”这批货物的承运方宁波捷融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益兰说。
宁波海关开辟的全天候进口生鲜绿色通道,确保进口海鲜“机到即办、即到即查”,如今,宁波空港口岸进口海鲜货物通关时效与存活率均处于全国空港口岸前列。
宁波海关关员对一批进口冷冻龙虾实施现场查验。 江山宁 摄
宁波捷融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自2019年开展进口生鲜业务,据了解,国内近50%的黄鳝都由这家公司承运进口。2022年年底,该企业正式在宁波落户,将进口生鲜业务全部转移到了宁波。
宁波空港口岸的“无感”通关体验,让越来越多从事生鲜进口业务的企业汇聚宁波。目前,宁波空港口岸已吸引捷融供应链、轩泰国际物流、辰邦供应链等15家生鲜产业链相关企业注册并落户区内。
巴沙鱼柳、红虾、菲律宾黄鳝、螯龙虾……许多“虾兵蟹将”逐渐成为市民餐桌上的常客。为保障进口海鲜有序供应民生市场,宁波海关提前对接进口企业,主动了解海鲜进口计划和日期,积极推广“提前申报”、海运“船边直提”等通关便利化措施,做好业务答疑、通关监管和货物检验等全流程政策指导,保障货物快速通关,进口海鲜安全可靠。(完)
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今年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自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各级党组织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目前,第一批主题教育进入收尾阶段,适时对其实效进行科学、客观评估,既是一次有力的督促,也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评估成效要用事实说话,开门抓评估,让群众评价,确保评估客观真实。”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四川考察时,深刻阐释了主题教育成果的检验标准、可靠依据、工作重点。这一系列明确要求,是对我们党集中学习教育经验的科学运用,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和政治品格,为推进主题教育不断走深走实提供了坚强保证。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从把“践行宗旨为民造福”作为此次主题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任务,到反复强调“站稳人民立场”“善于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坚持人民至上是一以贯之的鲜明导向。
因此,评估主题教育成效不能自说自话,必须敞开大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诚恳让群众评判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实效。多听民声,多察民情,才能在群众的心里话中找到现实问题所在,确保评估客观真实,明确进一步优化完善的“着力点”。
群众看主题教育,首先看问题找得准不准。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直面问题,不能拿一些模棱两可的“万能问题”敷衍应付、找一些无关痛痒的“小问题”虚晃一枪。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系统梳理理论学习中是否存在“学用两张皮”等问题、调查研究中是否存在“作秀式”“盆景式”调研等问题、推动发展中是否存在“盲目蛮干”“留痕迹”等问题、维护群众利益中是否存在“打太极”“一刀切”等问题,要结合巡视巡察、审计监督发现的问题,形成全面、准确、具体、针对性强的问题清单。
群众看主题教育,更看对策提得实不实。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盯问题清单,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担风险,打破“年年查、年年改、年年在”的“循环”。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细化务实管用、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面上问题与点上问题相结合,做到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具体部门,验收一项、销号一项,确保问题整改真正见底、见事、见效。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只要持续在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上见实效,持续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上见实效,持续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见实效,就一定能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不断取得新胜利。 (经济日报评论员) 【编辑:邵婉云】